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         ,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这样,1号管和2号管就构成了一组         实验,变量是         
(2)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        ℃,目的是模拟            的温度。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         号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这一现象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9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4)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 自从用上沼气,英山县雷家店镇五一村村民徐北根家做 饭便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一座6立方米的沼气池“点亮”了他家的新生活。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鸡和玉米之间是关系。
(2)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3)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⑴ 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中。
⑵ 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
⑶ “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积累,最终将危害 的健康。
⑷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⑸ 你认为,“绿色超级稻”的推广种植,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意义?

某单位为离休老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如下:1号老人双眼结构完好,但左眼失明;2号老人两腿肌肉正常,医生针刺他的左腿,老人有感觉无运动;3号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医生诊断为脑血栓;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5号老人具有咳嗽、呕血、食欲不振、低热、盗汗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肺结核。请结合有关病症进行分析:
⑴ 1号老人左眼失明,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⑵ 2号老人针刺左腿的反射不能顺利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
⑶ 3号老人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是血栓造成了出现异常。
⑷ 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的原因是
⑸ 5号老人的病情,医生告诉他在治疗期间不要外出,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为什么?

下图是被子植物的生长示意图,请根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一粒种子能够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主要原因是种子中具有
⑵ 图中的【1】是植物体的根,它能由短变长的根本原因是区细胞的
⑶ 【1】的箭头指向表示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的运输到叶。
⑷ 图中【3】表示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韧皮部的运输到根。
⑸ 图中的【4】表示叶片通过气孔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此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⑹ 该被子植物长大成熟后就要开花、、形成果实和。果实由 组成,它是由发育而来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