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F1肤色为中间色;若F1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3:1
B.3种,1:2:1
C.9种,9:3:3:1
D.9种,1:4:6:4:1
下图为A种植物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仅显示细胞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植物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花粉
B.将A、B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植物为二倍体,可育
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经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到的植物为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酶相同 |
| B.灭活的病毒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
| D.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经过脱分化过程 |
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 |
|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 C.若该种群为草原中的田鼠,调查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样方法 |
| D.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
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
|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
| C.在BC段时间内,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
|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
某患者因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患重症肌无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 |
| B.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C.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症状 |
| D.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