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化率变化情况的统计。据此可知,影响唐宋城市化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
朝代 |
战国 |
西汉 |
唐 |
南宋 |
清(1820年) |
城市化率 |
15.9% |
17.5% |
20.8% |
22.0% |
6.9% |
A.国家统一 B.商业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
C.符合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 D.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
C.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1912年,中国政府下令,祭孔时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这可用来说明()
A.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
B.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 |
C.民国政府推动传统习俗的改良 |
D.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 |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C.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
D.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