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
(2013高考摸)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A.制定《1954年宪法》 | B.发动“文化大革命” |
C.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3元券背面图样。图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②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民族平等原则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里程碑”主要指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
D.全国人大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村民选举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