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有负盐负薪者(6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州纲纪 (      ) 无答者(      ) 同重担(     )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户:②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③止午、未、申三时。止:④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加点的字词。
(1)略无阙处 _______ (2) 虽乘奔御风 _______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非亭午夜分 B.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王命急宣 D.故渔者歌曰故时有物外之物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作者写景常是饱含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文中“春冬之景”和“秋景”中,作者的感情是否一样?请联系文中的字句简要的分析。

于令仪赠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1),长厚不忤物(2),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1)市井:做买卖。(2)忤(wǔ)物:与人不合,触犯人。
解释下列加点词
邻子也( )②何苦而盗邪( )
③夜十千以归 ( )④为良民( )
下列句中的“以”与“夜负十千以归”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卷石底以出 C.全石以为底 D.以其境过清

翻译句子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令仪让盗留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这个故事表现了于令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季札赠剑
季札①将使于晋②,持宝剑而行,徐君③。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④。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xuán)徐君墓树而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②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③徐君:徐国国君。④嗣君:继位的国君。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季札将使于晋(2) 徐君
(3),徐君已死矣(4) 以剑县徐君墓树而
翻译下面的句子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
从短文看,季札是一个怎样的人?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解释下列加点字。
(1)察秋毫()(2)项为之()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心之所向 C.昂首观之 D.反归取之

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