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作为烟草制品的标志——烟标,折射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该图的烟标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于研究
①实业救国思潮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族工业发展④近代民主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该图是近代中国人的著述或创办的报刊,其主张不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前进方向的是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