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英国为发源地、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了西方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是自我命名的。牛顿在力学和光学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不仅成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思想源泉,而且也提供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隐喻:光明。……(18世纪80年代)康德在一篇著名的短文中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最著名的定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译者序
材料二 (启蒙哲学)以破坏的方式对待了本身已经破坏了的东西……他们攻击的是什么国家!是大臣和他们的宠姬仆妇的最盲目的统治,于是就有一大群小霸王和游手好闲之辈把掠夺国家的进项和人民的血汗看成一项神圣的权利。……我们看到个人在法律上、政治上毫无权利,在良心上、思想上也同样地毫无权利。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的主要源泉。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7 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请将图7 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

类别
图序号
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

(3) 图7 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4)图7 ⑤跨洋握手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

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三项制度。(3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2)材料二是英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1分)材料二中的该文件条款是对国王哪些权利进行限制?(2分)该文件的颁布为英国什么模式的代议制奠定法律基础?(2分)
材料三: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
(3) 依据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各组成部分中的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主要职能(权力)是什么? (3分) 这是美国哪部法律规定的? (1分)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材料四: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 (2分)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5)通过以上内容,指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2分)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变革与它的国民素养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
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
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或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此自任者乎?······敬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的分析视角和思路,概括梁启超的“新民”理念与陈独秀的“新青年”理念之
间的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本。及其长也,不进之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朱熹《大学或问》
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在修养论上的主张。
(4)根据材料四说明顾炎武在治学上的主张。
(5)请用几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儒家学说的时间和相应的发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 (1分)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什么意图?(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它标志着什么格局的确立?(1分)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2分)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