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
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 |
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 |
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 |
《故王文贤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 D.经商成功后可以研究学问或做官 |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这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
A.重建儒学的信仰 | B.完善心学体系 |
C.否定孔子的权威 | D.批判专制思想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A.单向性辐射 | B.由内向外辐射 |
C.多向交汇型 |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
有这样一则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这一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
C.宗法制影响深远 |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
有一种文艺思潮侧重从人们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符合该思潮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人间喜剧》 | B.《唐璜》 |
C.《安娜·卡列尼娜》 | D.《哈姆雷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