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 A.砂岩 | B.花岗岩 | C.板岩 | D.玄武岩 |
该类岩石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 B.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
| C.岩石中有许多气孔 | D.能剥成薄片、薄板 |
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 B.冰川侵蚀 |
| C.风力侵蚀 | D.海浪侵蚀 |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 ,44°50′N )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
|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
|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
|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
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 C.非地带性规律 | D.垂直分异规律 |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的是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a、b、c为等温线,T1、T2、T3为PQ处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则

| A.图中水平气温梯度为T1> T2 >T3 |
| B.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标志 |
| C.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的过程 |
| D.虚线方向表示两种气团的辐合过程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导致该区域东部、西部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 B.天气状况 | C.昼夜长短 | D.人类活动 |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500米 5500米 | B.2000米 5500米 |
| C.3000米 4000米 | D.2000米 7500米 |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左图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 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 |
| 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 | D.最强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
右图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 A.绿地面积 | B.建筑物面积 | C.工业化程度 | D.汽车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