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355335斤,洋行四处派人收购。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
|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 C.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成就不属于此时期的是( )
| A.大亚湾核电站兴建 |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 C.青藏铁路的通车 | D.“神六”飞船升空 |
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高新科技是()
| A.投影技术的发展 | B.电脑多媒体技术 | C.电灯的使用 | D.电话的普及 |
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年。1977年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奠定“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基础的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B.“863”计划 |
|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 D.“火炬”计划 |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历史,
11)2008年7月29日,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进合肥火车站,这说明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 |
B.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洋军阀时期![]() |
| C.“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
| D.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性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