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核糖体和线粒体的膜结构在内,动植物细胞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
B.动植物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以ATP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外层不同,因而两者生命系统的边界也不同 |
D.动植物细胞的代谢均需要相关激素的调节,且激素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 |
生命的精彩在于生物种类的众多及形态的多样,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有助于维持蛋白质特有的功能 |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
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状,故水绵是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及条件的良好材料 |
下列各组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绝不相同的是
A.蛋白质与RNA | B.纤维素与性激素 |
C.糖蛋白与tRNA | D.糖原与脂肪 |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
C.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
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
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