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由细胞内有序而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 |
B.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 |
C.稳态是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取一段长5cm 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 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 至d 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min 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图乙。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a>b>c>d | B.a>c>d>b |
C.b>d>c>a | D.b>a>c>d |
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酶液对大豆根和叶片组织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酶解时间/h |
原生质体产量(105/每克鲜重) 原生质体活力(%) |
||||
根 |
叶 |
根 |
叶 |
根 |
叶 |
6 |
2 |
1.06 |
9.6 |
60.5 |
79.2 |
12 |
4 |
1.14 |
17.4 |
59.2 |
70.3 |
16 |
6 |
1.46 |
16.9 |
59.1 |
71.2 |
18 |
8 |
1.22 |
15.3 |
52.1 |
68.6 |
20 |
10 |
1.31 |
10.2 |
50.1 |
50.8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豆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酶液中含有多种酶,其中必需含有纤维素酶、果胶酶
B.大豆根的相对最佳酶解时间是16小时,理由是16h 的酶解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都较高
C.大豆原生质体的产量先升后降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内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产量而提高,酶解时间过长导致较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D.影响大豆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因素除了酶解时间外,还有酶浓度,酶解温度等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人的胰岛素时,用于转录的模板链是相同的
②分别在蛋白质和多肽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均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③光合作用中水只作为原料来影响光合速率
④为了避免花粉传递给近缘作物,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基因中
⑤人体细胞内产生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⑥酶和核酸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⑦用含15N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H2O→[H]+O2
⑧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A.①③④ | B.②⑥⑧ | C.②④⑥ | D.④⑤⑦ |
如图表示一个2N=4的个体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②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移向一极,3号和4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1号和3号染色体移向一极,则2号和4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⑤在该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未必完全相同
A.①③⑤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B.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C.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生成ATP |
D.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