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共甲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乙图为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的 _ 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 _______ 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图中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 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4)从乙图可以看出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5)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乙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②过程的实质是。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
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有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菌落(细菌的群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菌就按一定的方位准确地“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见图),均匀涂抹在A2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首先是细菌出现________的结果,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过程中起________作用。
(2)如果Bl中没有菌落保留下来,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若要使实验进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与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 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和。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甲表示的物质是。
(4)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填序号)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T-E-N-F-B途径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和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 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和_______
_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