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因部分港人对《决定》不满,“占中”行动从9月28日开始,“占中”者在香港多个繁华街道设置路障、举行非法集会示威等活动,给香港政治、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和损失。这给公民的启示是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以宪法法律为根本行为准则
④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利益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15年6月24日至7月1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7月6日,《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如果你想对《草案》提出意见,以下切实可行的是()
①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
②将意见寄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③给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打电话,反映网络安全问题
④行使国家权力,积极进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北京市从2016年高考开始,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①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充分发挥了公民的决策权,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③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④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邻避效应”指居民或所在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 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 “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造成“邻避效应”的原因可能不是()
A.行政机关没有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B.公民自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C.政府没有处理好决策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
D.政府没有强化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关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举报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的公民自发主动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体现了()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③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④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忠于宪法,依宪治国。习近平主席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的政治权力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