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曾有资料表明:我国13亿多人口中,农村人口9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虽然近年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但居住生活在乡村的农业人口仍占到全国总人口的近一半。当前,我国己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但农村的文化建设仍较为薄弱,不少农村不是缺乏基础的文化活动设施,就是有了设施而引导工作缺位.故在农村.不少地方村民在农闲时的文化娱乐活动,仍然是以打麻将等形式进行赌博,随之而来的则是家庭纠纷、打架斗殴、高息借贷、实物抵押,甚至有的人因此挺而走险,以致一些乡村抢劫、盗窃等社会治安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治安秩序.毫无疑问,农村文化“玩”好了,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大有裨益。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上图,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如何挖掘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乐记》里说“乐者,乐也”。音乐能够熏陶情感、滋养心灵,人们对下列三首不同时期的歌曲耳熟能详。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上表。
(2)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反思。有人认为;流行音乐过度包装和娱乐,艺术价值不大,不宜过度传播;也有人认为;经典音乐往往专业性强,缺乏大众性,没有必要大力推广;……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观点,阐释产生上述不同看法的原因及应有的文化价值取向。

【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进程: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确立了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原则,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2007年党的十七大
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荐你,坚持发展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理论历史进程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有什么现实意义?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月10日,APEC国宴在奥运会场馆“水立方”举行,在欢迎晚宴上,帝王黄的珐琅彩瓷在国宴主桌上异常抢眼。这套餐具是以《诗经》中词句“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寓意为主题设计,瓷器的装饰采用中国传统的珐琅彩工艺,材质打造则借鉴英国的骨质瓷制作工艺。部分瓷器的造型参考了中国古代宫廷御膳餐具。餐具颜色选用“帝王黄”,“能够营造出一种中华的、典雅的,又有仪式感的气氛”。餐具身上所使用的纹样,则提取自古代官窑瓷器,重新解构、重组,能让它变得有时代感。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辞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打破亚太内部的封闭之门,敞开面向世界的开放之门,中国愿同亚太各方携手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同为实现亚太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APEC各成员国如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原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积极帮助非洲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密切,有力推动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开展。开展中非文化交流互鉴与合作是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在对外文化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充实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内涵、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的话语权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材料二:2014年非洲地区暴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深化发展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的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暂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和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的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中非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埃博拉病毒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