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后面的题。
铸 练
陈敬容
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
给黑夜开一个窗子,
让那儿流进来星辉、月光,
在绝静的深山,一片风
就能激起松涛的巨响。
不眠的夜,梦幻与烛火
一同摇落,一同
向暗角缭绕又低翔。
当一声钟敲落永夜,
哭泣吧,亲爱的心啊,
窗上已颤动着银白的曙光。
5月15日夜客重庆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字起笔不凡,令人体味到一种有力的决断、热切的呼唤和期待,“叹息”“悲伤”与“金色的希望”是人生态度的两极。
B.“黑夜”“深山”是指封闭死寂的人生环境和氛围,但这种环境与氛围不难冲破。
C.“梦幻”“烛火”虽有虚与实的区别,但其实只是同一种消极颓废情绪的代表。
D.“哭泣吧”是对迎来光明和金色希望的喜极而泣,这泪水来自心灵深处。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诗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她认为人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可以而且应该经过生活熔炉的陶冶,升华为“希望”。
B.诗歌提出为“黑夜”开窗,让“星辉”和“月光”流入,意思是给消极暗淡的心灵注入生命的亮色,使之充满活力。
C.“敲”字生动形象,使读者联想并感受到晨钟那结束长夜和带来光明的力量。
D.本诗用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含义隽永。诗的各节间有很强的内在逻辑联系。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人谣 (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海人被掠夺的珠宝如山般堆满了库房,这和《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两首诗中所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
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堂
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的尾联含蓄别致,运用了以景作结的手法,请结合此诗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瑶瑟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
 ①瑶瑟:对瑟的美称。
 ②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③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读过此诗的人,一般都认为,“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步①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②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
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