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诸葛亮为了使姜维归降,佯攻姜维母亲所住的冀城,姜维去保冀城;诸葛亮又派夏侯楙散布姜维降蜀的假消息,又派人假扮姜维夜攻天水城;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降蜀。
B.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宝玉赌气摔玉;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之后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急得贾母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C.办完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看法一致,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看管/行情看涨荷重/荷枪实弹媲美/刚愎自用炽热/炙手可热
B.咀嚼/味同嚼蜡笨拙/相形见绌熨帖/鹬蚌相争数落/数见不鲜
C.蓦然/拐弯抹角累赘/果实累累载体/载歌载舞量刑/度德量力
D.契机/锲而不舍行伍/行云流水脖颈/不胫而走颤抖/明修栈道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永州八记”是他山水散文的代表作。
B.《江南的冬景》作者郁达夫,浙江人,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屐痕处处》等。
C.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自余为僇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对下面一首新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既然
徐敬亚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人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这首诗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C.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种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危险区域。
D.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