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生物 D.地形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B.图中B点位于晨线上
C.图中C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
D.图中D点位于晨线上,此线上的各点日出时间均为6时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冬至日,下列城市中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哈尔滨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起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