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 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 |
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 B.地形 | C.热量 | D.水分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大山包生态旅游区位于云南昭通市昭阳区西部,距城区79公里,海拔3100—3140米,年平均气温6.2℃。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2005年1月经国际《湿地公约》批准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现有的30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大山包乡地处偏僻,经济十分落后,旅游业刚刚兴起,接待设施极不完善,最好的旅店是以前的国营粮站改建的“红高原大酒店”。
大山包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错误的是:
A.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远。 |
B.位于山区,交通通达度差。 |
C.经济落后,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 |
D.位于热带地区,植被茂盛,物种丰富,景观独特性强。 |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海峡沿岸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受信风带影响,甲海峡常年风浪较大。 |
C.失联的马航是从图中乙所在国家起飞,前往甲南面国家时迷失的。 |
D.图示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位于太平洋海域。 |
下图中虚线为等压线,且数值a 大于 b,以下四处河岸侵蚀较重,此时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13年6月12日湖南大米不时被检出镉超标,“鱼米之乡”光环被罩上一层阴影。不仅是湖南,国内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污染已成我国众多地方的“公害”。“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警钟。回答下题。关于土壤污染的原因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在土壤中的残留过多。 |
B.农田堆放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有害进入土壤中。 |
C.使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 |
D.在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耕作。 |
下列治理土壤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消除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采取措施消除,不让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 |
B.将所有排污不达标的工厂停产整顿。 |
C.发展旱作农业,靠天收,不再引水灌溉。 |
D.进口发达国家的粮食,不购买、食用出现污染米的地区的食品。 |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下题。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
C.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 D.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