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        ,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       (选择填空)。
A.光照不足         B.水源不足         C.技术落后        D.劳动力短缺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①        、②        、③         。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
(4)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答出两点即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批复海南岛国家旅游岛战略,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材料二】海南省区位图(图24 )和旅游资源全布图(图25)
【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四】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景色,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要地。香港是自由港,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中西文化合壁的独特风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海南岛有热带风光、海滩浴场、红色旅游、古代遗迹状、名人故居等,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和状况较好。
(2)当前海南岛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香港繁荣的购物旅游与未来的“海南免税岛”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有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新疆局部图。读图回答。

(1)描述图中交通线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2)描述图示区域的河流特征。(8分)
(3)1995年以来,新疆先后修建了塔中线和217线两条沙漠公路,这两条公路单位距离维护成本较高的是哪一条线?其线路走向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差异? (8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岸支流洪水期
北岸支流洪水期
干流洪水期
干流量高洪水期
干流枯水期
11月—(次年)5月
3月—8月
10月—(次年)6月
3月—6月
7月—9月

材料三 “南美洲轮廓图”及相关地点气候资料。回答(2)—(5)问。

(气温:。C降水:mm)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
(2)甲区域降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丙地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呈_______方向延伸,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试说明两地各自的成因。
(5)P、Q两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更明显的是_________。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并简析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