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
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A.①——第30天 |
B.②——第75天 |
C.③——第100天 |
D.④——第130天 |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都临海洋 |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
A.同属温带地区 | B.气候的大陆性强 |
C.同属东部季风区 | D.都是平原地区 |
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
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稠密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
关于长三角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
B.因河、湖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
C.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
D.该地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
矿产种类 |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
92.17 |
金属矿产 |
3.95 |
非金属矿产 |
3.88 |
合计 |
100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
C.矿种多、质量好 |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
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能源矿产 | B.金属矿产 |
C.铝土矿 | D.非金属矿产 |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 B.加工工业 |
C.采掘业 | D.冶金业 |
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