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图所示区域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斑马、瞪羚种群在这片土地上迁徙。
材料二 甲国经济落后,人口约4千万,咖啡是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项目。
(1)当大量野生动物迁徙至A地附近时,A、B、C三地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____时针流动。(4分)
(2)该区域火山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该地多火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C城市一年中气温最高是____月,试分析其原因。(6分)
(4)分析甲国咖啡大量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6分)
(5)评价甲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8分)
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1、
材料2、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1)材料1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比较材料1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2,简述日本富士山的形成过程。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形区是______,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______。(选择填空)
A.雨水、夏季 | B.冰雪融水、春季 | C.冰雪融水、夏季 | D.地下水、秋季 |
(2)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
(3)C城市是著名的毛纺织工业中心,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经过该城市的著名国际铁路直接联系的邻国是____________。
(4)试说明B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均填字母)________、______;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1月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
(2)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