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是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报告显示:长江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防洪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以及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等方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造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 )
A.流域内科技发达,水资源利用少 |
B.国家的宣传力度大,人们的节水意识强 |
C.长江水量充足,供远大于求 |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造成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长江沿线的排污量增大,水质恶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
B.三峡等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系的连通性,影响了鱼类的洄游 |
C.流域内的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长江水量减少,净化能力下降 |
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我们应( )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 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 ③加强管理、依法治水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图中的曲线为我国某山脉某月平均气温19℃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状况,N'、M′分别为N、M在坐标系水平面上的投影,A、B的连线与经线垂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小兴安岭 | B.台湾山脉 | C.喜马拉雅山脉 | D.秦岭 |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受沿岸暖流增温作用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地
B.M处受冬季风影响比N处弱,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N地
C.M′处与N'处的气温相同,主要是它们的海拔高度相同
D.A、B两处19℃等温线分布高度不同,是因为A、B两处受夏季风影响不同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美国本土南部附近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 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东岸④大洋西岸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 B.①比③云量少 |
C.②比③气压低 | D.②比④气温高 |
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 B.下午 | C.傍晚 | D.夜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