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冶金)、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图甲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季。
图甲
图乙
(2)(单选)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 )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 昼长仍然短于夜长
(3)(单选)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哪个点的极地投影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有关此日某些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B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C点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D. D点北半球昼短夜长
(4)图乙中:
①ABCD四地,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ABCD四地中,昼长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
③ ABCD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适宜避寒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a是_____℃,b是_____℃。
(2)世界1月避寒带分布纬度南半球比北半球纬度较_____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避寒带南北跨纬度最大的两个地区是①和②处,其形成原因是:①处由_______________造成,②处由_______________造成。
(4)世界避寒带南北最狭窄处在③处(我国华南地区),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⑤两处避寒带南北狭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塔高23.5米,塔身中空。当太阳直射该地附近时,阳光可从塔身中心穿过,射入塔底。

材料二图为某日在塔底拍摄的太阳光射入塔底的光斑(图中的大圆)及其运行的情况(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1)该日光斑在塔底的移动方向是      。(4分)
(2)当标志塔正午影长与塔身等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此时下列现象真实的是(   )

A.标志塔塔底有光斑
B.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D.罗马正处多雨期

E.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夜长大于标志塔所在纬度的昼长
F.我国塔里木河正处在枯水期
(3)该标志塔所在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主要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17日,奥巴马总统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双方要共同落实《中美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
材料二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材料三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简图。

(1)据图推测美国碳排放工业分布地,及其集中的主要工业部门。
(2)简述密西西比河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原因是什么?针对我国的国情今后在立足本国能源基础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碳排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