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醋酸钙、醋酸镁固体的混合物)是高速公路的绿色融雪剂。以生物质废液——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甲醇、苯酚、焦油等杂质)及白云石(主要成分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等为原料生产CMA的实验流程如下:
(1)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②所得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写化学式);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颜色除与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有关外,产生颜色的另一主要原因是 。
(3)已知CMA中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效果成正比)关系如右图所示,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n(Ca)∶n(Mg)约为 (选填: 1∶2;3∶7;2∶3)外,另一目的是 。
(4)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 、过滤、洗涤及干燥。
(1)下列物质: ①Na ②Br2 ③Na2O ④NH3 ⑤CO2 ⑥蔗糖 ⑦NaCl晶体 ⑧KCl溶液 ⑨H2SO4 ⑩Ba(OH)2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用序号填写)
(2)从Ba(OH)2 、HCl 、Zn 、CuSO4、CaCO3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实现下列各题要求的变化,写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
②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 。
③生成沉淀的反应 。
(1)0.5mol SO2,所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个,质量为 。 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____。 标准状况下,2mol NH3与_______g CO2的体积相等。
(2)已知14g A和4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5mol C和38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
(3)在_____mL 0.2 mol/L NaOH溶液中含2 g溶质;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g/mL,则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某次实验需用0.4 mol·L-1 NaOH溶液480 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g 固体NaOH;
(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在500 mL大烧杯中,倒入约30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次,洗涤后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 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混合均匀.
(6)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偏低的是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 |
B.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
C.固体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 |
D.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
E .最后确定NaOH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
F. 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中:
(1)_____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填元素名称)
(2)_________是氧化剂,Cu发生了_________反应,_________是氧化产物
(3)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在3个温度、容积相同的1 L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一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N2、3molH2 |
2molNH3 |
4molNH3 |
NH3的浓度(mol•L-1)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kJ |
吸收bkJ |
吸收c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a1=25% |
α2 |
α3 |
(1)由以上数据,甲、乙、丙达平衡时, N2的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甲中以H2表示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
(2)该温度下,丙中反应2NH3N2+3H2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
(3)a+b______92.4(填“<”、“>”或“=”,下同);α1+α3______1。
(4)若要使甲重新达平衡后c(NH3)/c(N2)比值变小,其他条件可采用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氮气浓度
C.升高温度
D.缩小容器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