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
常温下,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达到溶解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Ba2+) =" c" (SO42-) |
B.c (Ba2+) 增大,c(SO42-) 减小 |
C.c (Ba2+) ≠ c (SO42-),c(Ba2+)·c(SO42-) = KSP (BaSO4) |
D.c (Ba2+) ≠ c (SO42-),c(Ba2+)·c(SO42-) ≠ KSP (BaSO4) |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
B.反应可表示为X+3Y![]() |
C.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
欲测定某氢氧化钠样品中可能的变质成分碳酸钠的含量,张同学取该样品少量放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盐酸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如下:
(1)求反应完毕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Br2+2Fe2+="2Br" -+2Fe3+ , 现向含溶质a 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 mol Cl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2+>Br->Cl- |
B.当氯气少量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 |
C.当a=b时,反应后溶液的离子浓度:c(Fe3+)︰c(Br-)︰c(Cl-)=1︰2︰2 |
D.当氯气过量时,发生离子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 |
甲、乙两烧瓶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向两烧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测得甲、乙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2∶3(相同状况),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60g | B.2.70g | C.4.05g | D.5.6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