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
|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
|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
|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 A.苯的硝化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 |
| 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 C.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得到氯乙烷 |
|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液溴制溴苯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50℃时,pH=l的1.0 L 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
| B.1 molC5H1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14NA |
|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1.5NA |
| D.高温下,60g SiO2与足量纯碱反应,最多可释放出2NA气体分子 |
下列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 A.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加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溴 |
| 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
| C.用苯、2 mol/L的硝酸和3 mol/L的硫酸制硝基苯 |
| D.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 ②Na2S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溴水 ⑤酸化的Ba(NO3)2溶液
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 A.只有① | B.①②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