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的电离平衡 |
B.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
C.I-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 |
D.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 + c(ClO-)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纯铁比碳素钢易生锈
②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③硅是光导纤维和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
④可用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设计实验来验证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⑤氯水和过氧化钠都具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似
⑥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利用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性质
⑦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核素和
,前者比后者少8个中子
⑧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有于电解法冶炼铝金属
A.①⑤⑥⑦ | B.②③⑤⑦ | C.③④⑤⑥ | D.②⑤⑥⑧ |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家用燃烧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
B.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
C.大量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
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多少体积的NaOH是
A.60mL | B.45mL | C.30mL | D.15mL |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
C.向含有盐酸的A1C1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 |
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a |
b |
c |
d |
A |
CO2 |
盐酸 |
CaCO3 |
饱和Na2CO3溶液 |
浓硫酸 |
B |
Cl2 |
浓盐酸 |
MnO2 |
NaOH溶液 |
浓硫酸 |
C |
NH3 |
饱和NH4Cl溶液 |
消石灰 |
H2O |
固体NaOH |
D |
NO |
稀硝酸 |
铜屑 |
H2O |
浓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