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二氧化碳吸入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 |
二氧化碳有毒,要小心 |
B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 |
C |
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醋酸除水垢 | B.用纯碱洗去油污 |
C.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绵线 |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单质的化学式为N2 | B.图中所示有三种氧化物的分子 |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 |
对成语、诗词的化学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A.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
B.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是指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
C.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描述的是石灰石碾碎成粉末状的物理变化过程 |
D.成语“百炼成钢” 是指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
归类 |
物质(或元素) |
A |
可燃性气体 |
氢气、一氧化碳、氧气 |
B |
可溶性碱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
C |
放热的化学反应 |
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
D |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
碘、锌、硒、铁等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