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 |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溶液中含有氢元素 |
B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 和Cl— |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 |
D |
钢轨连接处应留有空隙 |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受冷缩小 |
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B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两杯稀硫酸中发生反应,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A>B
B.反应后A、B可能都有剩余
C.消耗B的质量一定大于A的质量
D.消耗的稀硫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解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乙大于甲 |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只有氢气 | B.可能是纯净物 |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 D.不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
B.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
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