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为主题撰写历史论文,下列判断中能够说明这一主题的是:( )
A.“东西方文明的使者” | B.“金字塔的国度” |
C.“佛教的发源地” | D.“全体公民共享权利和义务” |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
C.都有巨额赔款 |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十九世纪中国的一个王姓家族几辈人的生活经历,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王家子弟王福财的下列描述, 与那个时代不符的是()
A.1843年爷爷在海关工作,要与英国驻华官员协商关税 |
B.爸爸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1896年我曾在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工作 |
D.1905年儿子王有为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下边文字为李明同学关于《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应是()
![]() |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