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郑观应在谈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之自命正人者,动以不谈洋务为高,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下列选项不能为此话提供依据的是
| A.驻英公使郭嵩焘在日记中承认西方文明有超过中国的地方,日记被奉旨毁版 |
| B.为“徐图自强”而创办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 |
| C.据《东西学书录》统计,到1899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 |
| D.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因奔父丧,乘坐了外国的小轮船,几乎被顽固派开除省籍 |
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 A.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 B.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
|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D.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
观察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 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 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 |
| 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
| C.二战后美苏冷战 |
|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
图为本杰明·富兰克林1754年绘制的政治漫画,讽刺当时北美殖民地的状况。其意图是号召北美殖民地
| A.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 B.团结起来以实现独立 |
| C.组建统一的联邦政府 | D.成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