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苦 | B.土地兼并严重 |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 B.雇工式经营 | C.田庄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 B.曹魏 | C.唐朝 | D.北宋 |
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