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

A.反对穷理格物 B.教人明辨善恶
C.主张静心无为 D.阐发禅宗学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①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②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④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红卫、建国、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三位的应该是

A.建国 B.跃进 C.援朝 D.红卫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