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有度》记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维护社会自由平等 | B.君主行为应受法律制约 |
| C.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 | D.法律实施可以杜绝乱世 |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 B.制度腐朽 | C.经济凋敝 | D.吏治腐败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 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
| 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 |
| C.一些富农、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
| D.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
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
| B.付出高额赎金 |
|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
|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 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
| D.俄国农奴的地位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