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1601一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
| 项 目 |
1601~1605 |
1631~1635 |
1651~1655 |
1696~1700 |
| 宗教(教士和神学家) |
7.0% |
6.3% |
5.4% |
1.9% |
| 科学 |
1.7% |
4.6% |
7.0% |
5.2% |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D.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
|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
| 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
| D.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 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
| 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 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 |
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与商业发育较早,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政治体制的制约 | B.官营企业的排挤、打击 |
| C.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 D.重农抑商思想的盛行 |
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②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③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④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学创立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下列对“社会变革”理解准确的是
|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B.经济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 |
| C.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 D.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