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
下列对该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
1931年六七月间,日本人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屠杀中国农民并煽动朝鲜排华。11月1日,上海大东南烟草公司借“万宝山事件”在《申报》上做了一整版广告:“热血同胞不可不知万宝山事件,爱国男儿不可不吸万宝山香烟。”对材料信息最完整、准确的理解是()
A.广告将商业信息与政治宣传相结合 | B.中国男儿充满爱国热情 |
C.当时中国面临亡危险 | D.报纸借商家广告刊登国家大事 |
该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项目 |
1920年 |
1936年 |
机器制造品 |
12.9% |
20.5% |
手工制造品 |
32.2% |
25.5% |
农产品 |
45.4% |
45.9% |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 化进程有所发展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该图为“中国经济发展曲线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马鞍型发展的特点,这与王朝更替下小家经济的特点有关
②中国古代经济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步超过了中国古代
③由于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中国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于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④由于战争和不利的政策等原因,1936-1949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A.4个 | B.3个 | C.2个 | D.1个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索要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供给。 |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19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