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
|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
|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
|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
|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说法与下图中航线的说法一致的是
| A.一个最伟大发现却又是最大错误的远航 |
| B.地圆学说最有力证据的远航 |
| C.一次为实现通往东方的梦想带来了美好的希望的远航 |
| D.第一次从印度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的远航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战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虽然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二十多万人。
——《大循环》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1)说明为什么18世纪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
(2)为什么19世纪末,英国会沦为二流国家?
(3)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为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其“挽救”途径主要是
| A.实行财政改革,抑制通货膨胀 | B.实行社会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
| C.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 D.维护民主,避免走向法西斯专政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③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④国际贸易的扩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③④ |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④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