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注国情,构建和谐】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地震灾害,全国人民的心与灾区群众紧紧联在一起,为了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真情相助。
5月19日,某民政局抗震救灾接收中心来了一位年约25岁的青年,他腿脚一瘸一拐,双手却虔诚的捧着200元现金,言辞含糊不清,神态却异常坚定地请求工作人员帮他把这200元捐往四川灾区。接收工作人员和蔼地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你自己生活都困难,还是回去和父母商量后再来吧。”“我叫彭诚云,我要捐,我一定要捐!!!”100元,200元,钱虽然不多 ,可是却 真切的代表着对受灾群众的关心与支持,他们不顾自身困难,捧着可能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却没有丝毫舍不得!
(1)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2)材料中的哪些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产生这些弱势群体的原因是什么?
(3)读了以上报道,你有哪些感触?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传承民族精神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新网联合国9月2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上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纪更好回答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要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习近平讲话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多国领导人上前同习近平握手表示祝贺。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别从中国的声音很响亮;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并结合自身如何投身祖国建设谈谈你的感悟。

读《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比较表》,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名次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名次
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1
美国
143300
46859
2
日本
48400
38599
3
中国
42220
3315
4
德国
38180
44660
5
法国
29780
46015

(1)上述表格说明我国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它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华各族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材料一:“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说,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说,于鏊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由材料一中四位领导人的观点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确立这个中心
(3)材料二中的“高举旗帜”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68 845亿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某班上思想品德活动课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强强将调查情况列成下表。

李大妈家




年收入
1978年
勉强换洗
定量供应
土方
自行车
几百元
1990年
新颖多样
量多质好
砖房
摩托车
1.5万元
2013年
环保时尚
讲究营养
楼房
小汽车
10万元


(1)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我国强大了,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1)、材料中的罗斯福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2)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这样的心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