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意见,将参与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等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制定实施办法。
阅读材料,运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鼓励中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看情景·谈感受
情景一:放学路上,甲和乙同学互相打闹,甲同学不小心撞倒了路人,该同学不仅不道歉而且还骂路人,该同学的行为遭到了同学们的唾弃。
情景二:某校组织参加一个大型图片展,同学丙手机响了,该同学不顾会场秩序,大声接电话,其他同学纷纷对他的行为表示不满。
(1)根据以上情景,你有何感受?
(2)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012年4月12日,《广州日报》报道: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同学解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交往的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多所中学被曝出“雷人校规”,引起舆论热议。你是否赞同这样的校规,简要说明理由。
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进入中学后,我们会发现同学们很强,甚至面临“高手如云”的局面。据此回答:
(1)在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竞争有什么积极作用?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诱惑,一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杀人蝙蝠”让你舒舒服服地上当,不知不觉地成为它的俘虏,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1)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良诱惑?
(2)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战胜它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纪元。法治的好处,在于法律具有简单明确的威慑力、执行力。酒驾、醉驾是马路头号杀手,自2012年醉驾入刑后,全国醉驾和死亡人数下降了近一半,这就是法治的力量。反腐无禁区,高官犯罪由法院公开审理并依法惩处,我国的反腐法治化道路也走的十分坚定。
(1)请你运用九年级“法律部分”的有关知识,说明三个下列观点所体现的道理。
(2)请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