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东部沿海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其主要原因有企业产业层次低和工人工资低、劳动强度大、权益无法保障等。民营企业解决“用工荒”的正确做法是( )
A.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将工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
B.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务市场需要 |
C.关注民工权利诉求,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
“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2006年5月19日凌晨四时,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开始浇筑,几十年前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述的景象如今变成了现实。这说明( )
①人们根据对规律的认识可以制定正确的实践方案 ②意识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物质
③人们能够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们能改变规律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为了抑制房价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A.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 B.扩大商品房需求 |
C.规定商品房价格 | D.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之所以要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是因为( )
A.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 B.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 |
C.人们无法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 D.规律不可违抗,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1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3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4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12 | B.23 | C.34 | D.14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C.优化部分的结构,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 D.整体总是大于部分,部分从属于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