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 .
B中是 .
(4)如图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 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备有以下器材:
A.一段阻值约为![]() |
B.电池组(![]() ![]() |
C.电流表(![]() ![]() |
D.电压表(![]() ![]() |
E.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
F.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接法(填“内”或“外”);
(2)为完成实验,请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3)实验中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其中金属丝的直径(甲图)是 、电流表读数(乙图)是
;
(4)若实验测得的电压用表示、电流用
表示、电阻丝的长度用
表示、电阻丝的直径用
表示,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
______________(请用题中字母表示)。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补充完整如下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另一端连接两根绳套。
(3)通过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并记录O点的位置。
(4)此时需记录下 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到 后,再记录下测力计拉力力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并作出F ′的图示。
(6)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O沿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选好标度,按F1、F2的大小做两个力的图示。用三角板做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F。
(7)比较 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
①表格中a= ,b= 。
②根据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中画出图象。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 / m。(取两位有效数字)
由此得到结论: 。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F(N) |
0.50 |
a |
b |
2.00 |
2.50 |
3.00 |
弹簧伸长x(cm) |
1.20 |
2.40 |
3.60 |
4.76[ |
6.10 |
7.10 |
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
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1)若使用图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 点(选填“b”或“c”);
(2)测得电阻丝的图如图所示,则
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随风速
(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
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向 端调节(选填“M”或“N”)。
(4)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
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V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 点和 点(在“a”“b”“c”“d”中选填)。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m(kg) |
1.80 |
1.75 |
1.85 |
1.75 |
1.90 |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