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做的有关酶的实验结果,请你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他的结果是否正确,并根据修改后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量(毫升) |
温度 |
试剂 |
现象 |
1 |
淀粉糊、清水 |
各2 |
37℃左右 |
碘 液 |
变蓝 |
2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0℃ |
变蓝 |
|
3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37℃左右 |
不变蓝 |
|
4 |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
各2 |
37℃左右 |
变蓝 |
|
5 |
淀粉糊、3滴2%盐酸唾液 |
各2 |
37℃左右 |
变蓝 |
|
6 |
蛋黄液、唾液 |
各2 |
37℃左右 |
无变化 |
(1)酶具有 作用,这可通过实验 证明。
(2)酶具有专一性,这可通过实验 证明。
(3)酶的活性要受 、 的影响,前者可通过实验 证明,后者可通过实验 证明。
果蝇因繁殖快、易饲养和染色体数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对象。
(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形成单体的变异原理属于。果蝇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为隐性基因,为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二倍体无眼果蝇与野生型单体(纯合有眼)果蝇交配,获得F1代;
②统计F1代的,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F1代,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F1代,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2)某果蝇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变异,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基因D,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d(如下图)。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若以该果蝇为父本,测交后代中有表现为红色性状的个体,请提出两种合理解释,
。
(3)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红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基因(A—长翅,a—残翅)、眼色基因(B—红眼,b—白眼)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如左下图),在没有基因突变情况下,亲代雌蝇产生异常卵细胞的同时,会产生异常第二极体。
①参照左下图,请在方框内画出与异常卵细胞来自于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第二极体细胞图(要求标出相关基因)。
②请写出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红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的遗传图解(配子中仅要求写出参与形成该异常个体的配子基因型)。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0代表刚开花),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是植物体内 的化学载体。
(2)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植物激素分别是 ,在此过程中 (填植物激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3)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乙烯具有作用。
(4)采收后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
(5)农业生产上储藏保鲜经常采用喷洒(激素)。
沙棘对干旱缺水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治理荒漠化的常用植物。某科研小组在夏季的晴天对某地区三种沙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图1、2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从图1和图2看,直接影响碳反应的环境因素是。在调查的时间段内,三种沙棘中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是沙棘。
(2)在严重荒漠化土地上栽种沙棘到形成沙棘林的过程属于演替,当沙棘林各种生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等于、小于)总呼吸量。
(3)沙棘木蠹蛾爆发会引起沙棘林木大面积死亡,从营养结构方面来看原因是。白僵菌能寄生沙棘木蠹蛾致死,引入白僵菌增强了该沙棘林自我调节能力,使沙棘、沙棘木蠹蛾、白僵菌三者通过调节保持该沙棘林的稳态。
2010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它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过程②中常用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⑶图中⑦过程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代孕雌猴作处理。
⑷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⑸下列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
B.运用DNA重组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
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 |
D.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
⑴传统发酵技术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很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发酵产物联系起来:
①乳酸菌 ②根瘤菌③蓝藻④醋酸菌
⑤毛霉⑥酵母菌⑦大肠杆菌⑧曲霉
(1)制作果酒、腐乳对应的主要微生物依次是___________(填相应序号)。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⑵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是;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通过法进行鉴定。
⑶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花粉通过阶段发育为植株,另外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在菊花的组织培养中,若要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植物激素使用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