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时期是 和 。
(2)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该过程是在 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4)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 (三个或多个)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 ,一种y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种氨基酸组成。
(5)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则根据α链翻译形成的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一定发生变化 ,为什么?
![]() |
(1)骨骼肌通过呼吸作用实现产热过程,其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的调节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肾上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加→产生热量。
(3)在何种环境条件下,A、B两种装置同时发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只有B装置发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图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障碍,使人体表现为_________。
(1)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有(填标号);
(2)图中[1]的直接内环境是[ ];
(3)在正常情况下,图中 中的CO2浓度最高。
(4)[2]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内有“缓冲物质”使pH保持在7.35~7.45之间,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和相应的一种组成。
(5)所谓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大小或多少),呈比。 内环境中蛋白质的含量对的渗透压影响较大。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自身所需要的一切生命活动。请完成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方案: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能有利刺激,而有害刺激。
(3)实验观察: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放大镜,显微镜,3支试管,镊子,4片载玻片,清水,肉汁,小盐粒。
①取四片载玻片编号1、2、3、4,按下表分别在1、2、3、4号载玻片滴加甲、乙液滴,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甲 |
培养液 |
清水 |
培养液 |
培养液 |
乙 |
培养液 |
培养液 |
培养液 |
培养液 |
②把每片载玻片中的甲、乙两个液滴连起来,观察草履虫的变化,发现。
③用镊子取少许盐粒,放在3号载玻片甲侧液滴中,发现。
④用滴管取肉汁滴入4号载玻片的乙侧液滴中,发现。
⑤由此得出结论。
研究人员对取自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3)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与高倍镜相比,所观察的视野(填“大”或“小”),细胞数目(填“多”或“少”),每个细胞的物像(填“大”或“小”),视野的亮度(“明”或“暗”)。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②;③调节反光镜或以调整视野的亮度;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