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C.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血糖浓度 |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
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下列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 |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 |
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发热和寒颤 |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
C.寒颤和出汗减少 |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
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
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