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①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 |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
② 诗人托流莺以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③ 诗人在诗歌中借物咏怀、托物言志,类似手法的作品你读过很多了,请你另外选择一物进行描绘,并以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荡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咏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注】①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
(南宋)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说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宋四家词选·序论》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试简析本词“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
酬张少府①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①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后理想破灭。写此诗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3分)
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追求?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望①(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答: 本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