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眼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璧残垣了。但不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 的窑洞顺坡而造,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 ,敦敦实实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围堰断璧残垣 |
B.前檐古风荡漾 |
C.粗糙层层叠叠 |
D.规整敦敦实实 |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树立闪 | B.以致竖立闪 |
C.以致树立泛 | D.以至竖立泛 |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
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
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
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
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可用“生命”为话题,也可另选话题。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并行的铁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
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①,名人故里之争对于中华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②;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③,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②
③
下面是某校高二(18)班两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抽项统计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抽项内容 |
赋分 |
返校考得分 |
第一次月考得分 |
均分比 |
题型 |
名句默写 |
6 |
4.3 |
4.9 |
85% |
客观题 |
古诗文阅读 |
9 |
6.1 |
6.4 |
70% |
客观题 |
18 |
8.4 |
8.1 |
45% |
主观题 |
|
现代文阅读 |
9 |
5.7 |
6.2 |
66% |
客观题 |
24 |
13.8 |
12.9 |
55% |
主观题 |
|
语言表达 |
9 |
6.2 |
5.9 |
61% |
客观题 |
15 |
8.4 |
7.9 |
55% |
主观题 |
(1)从上表得出一个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不超过20字)
(2)请以该班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只写正文,注意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倒:美德是芬芳的,只要给它一点春风,就会传至无尽远方。
答: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