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①是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物质1、2进出叶片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项目。地点:池塘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水中溶解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请完成下面调查项目:
(1)非生物成分有:水、______、______和水面光照强度。
(2)生物成分:水草、浮萍等是__________;草鱼、黑鱼等是__________;细菌、真菌等是__________。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缺一不可的。
(3)各种生物与它们生存的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 。
(4)小明发现池塘中有小白点在浮动(甲),仔细观察了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他取了一滴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发现原来小白点是草履虫。请问:以上甲、乙、丙、丁四句叙述中,属于探究实验中问题提出的是_________,属于实验的是_________ 。
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_______ 。(用字母排序)
A.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___________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____________面镜对着光源。
(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白天增加光照可使__________增强,夜晚降低温度可使_________减弱,从而增加 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___ __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如图所示,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根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氧气较多,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氧气较少,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以上实验说明了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_________节。
如图表示骨、肌肉、关节的关系,看图填空
(1)以上两图正确的是____.
(2)关节的结构包括 、 、
(3)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一层 ,可以减少摩擦.
(4)运动系统由 、 、 三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