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电灯与地球仪在桌面上的位置保持不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实验可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五带的形成 |
C.四季的形成 | D.昼夜的更替 |
此图演示的节气是( )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 B.流水 | C.风 | D.冰川 |
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 B.海滩 | C.沙丘 | D.沙堤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 B.暖流 |
C.寒流 | D.径流 |
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 B.5月 | C.7月 | D.10月 |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是正确反应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是
A.曲线A | B.曲线B | C.曲线C | D.曲线D |
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B.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
C.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匀速递减 |
D.各个海区的水温一般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
读“太平洋西经170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 | B.曲线B | C.曲线C | D.曲线D |
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
A.60°N大于60°S |
B.赤道地区最大 |
C.40°N大于40°S |
D.均在50%以上 |
根据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判断,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
A.20°S~20°N | B.20°S~60°S |
C.20°N~60°N | D.10°S~4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