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昼长与纬度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全球的昼夜分布情况如何?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
D、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E、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2)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从北极俯视及从赤道上空侧视全球的昼夜分布光照示意图。要求画出昼夜分界线,并标出晨线或昏线,昼半球及夜半球(用阴影表示夜),并判断该日日期。侧视图中根据极圈位置自己画出太阳光线。
A、在右图中画出光照示意图:

B、该日期为:           (几月几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全国抗震救灾。为给灾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住重建地,某地质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测量,获取了某地形的许多不同位置的高程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某科研所的研究人员进行计算机分析。但由于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许多数据丢失,最后只得到了如下的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和图丙。

(1)请你依据地形剖面图图乙和图丙,帮助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判断该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综合分析甲图,图中①、②两点相比较,海拔高度是①②,坡度是①②。(填大于或小于)
(3)综合判断③地位于④地的 ( )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4)结合地形部位特点试在M、N、E、F四点中选择一处作为将来的居住重建地,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__________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其中__________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__________类型。
甲:对外开放最早→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乙: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丙:林、矿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下图是由遥感提供的信息处理后绘成的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_,西部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 ____。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止沙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建设巨大的生态工程是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治理措施是
(4)④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治理措施是
(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所造成,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