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局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构造①最大厚度位于( )
A.青藏高原 | B.大西洋中脊 |
C.安第斯山 | D.阿卑尔斯山 |
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的不连续面位于( )
A.构造①、②之间 | B.构造②与软流层之间 |
C.构造③、④之间 | D.构造③与软流层之间 |
岩石圈的范围是( )
A.构造①全部 | B.构造①② 和软流层 |
C.构造①和② | D.构造①②③和软流层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C.乙地气压比②处低 | D.甲地气温比乙地高 |
当东半球恰好全部为夜半球时()
A.太阳直射在(110°W 0°) |
B.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比旧一天的范围大 |
C.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半球多 |
D.东半球的平均气温比西半球高 |
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下列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大 |
B.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 |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D.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欧洲 |
图为我国云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可知()
A.甲村的昼长总是大于乙村 |
B.甲村的降水一定多于乙村 |
C.甲村的灾害总是多于乙村 |
D.甲村的规模可能小于乙村 |
图示为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 B.160 | C.130 | D.100 |
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 B.太阳辐射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